技术文章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技术文章 > 抗张强度试验机的选择方法

抗张强度试验机的选择方法

更新时间:2025-08-21   点击次数:63次

选择抗张强度试验机的核心逻辑,是围绕材料自身的力学特性(如抗拉强度范围、延展性、脆性、形态及各向异性),匹配抗张强度试验机的量程、夹具、传感器精度与控制模式。不同类别材料的特性差异极大,对应的选择标准也不同,以下按材料类别展开具体阐述:


一、金属材料:聚焦“高量程、抗形变、适配延展性差异"

金属材料(如钢、铝、铜、合金)的典型特征是抗拉强度高(通常在100MPa-2000MPa以上),且不同金属的延展性差异明显(如低碳钢延展性强,铸铁脆性高),选择时需重点关注三方面:

1. 量程匹配:覆盖材料强度与试样尺寸

金属的抗拉强度远高于非金属,需优先确认试验机的最大试验力是否能覆盖材料需求,同时预留20%-30%的冗余(避免接近满量程时精度下降):  

- 针对低碳钢、铝合金等中低强度金属(抗拉强度通常<500MPa),若测试厚度1-5mm的板材,选择10kN-50kN量程即可满足需求;  

- 针对高强度钢、钛合金、特种合金(抗拉强度超1500MPa,常见于航空航天领域),则需100kN-300kN甚至更高量程的机型,防止因量程不足导致设备过载损坏,或无法完整捕捉断裂力值。

2. 夹具选择:防打滑、抗磨损,适配延展性

金属试样拉伸时受力大,易出现打滑问题,且延展性差异会影响夹具的设计需求:  

- 对于延展性强的金属(如铜、低碳钢),拉伸过程中试样会出现“颈缩"(局部变细),需选择楔形夹具+波纹状夹面——楔形结构可随试样形变自动收紧,波纹状夹面能增大摩擦,双重保障防止打滑,确保力值准确传递;  

- 对于脆性金属(如铸铁、硬质合金),断裂前几乎无明显形变,无需考虑颈缩问题,但需夹具硬度≥材料硬度,避免夹面磨损,因此推荐平口夹具+高硬度夹垫(如碳化钨夹垫),同时控制夹持力,防止过度挤压导致试样提前断裂。

3. 传感器与控制:高精度力值+稳定速率

金属拉伸的关键是精准捕捉“屈服强度"(弹性形变向塑性形变过渡的临界力),这对传感器精度和控制模式提出明确要求:  

- 传感器精度需达到0.5级及以上(如0.1级传感器),确保屈服点力值的测量误ss差≤0.1%,避免因精度不足错过关键力学指标;  

- 控制模式优先选择“位移控制"或“速率控制"——金属拉伸速率对结果影响较小,稳定的速率(如低碳钢测试设5-50mm/min)可减少试验波动,保证平行样结果的一致性。

抗张强度试验机的选择方法

二、非金属材料:侧重“低量程、柔性夹具、动态响应"

非金属材料(如塑料、橡胶、纸张、织物)的核心特点是抗拉强度低(通常1MPa-100MPa)、延展性差异极大(橡胶断裂伸长率可达500%以上,脆性塑料仅5%以下),且部分材料(如薄膜、织物)易变形、打滑,选择逻辑与金属不同:

1. 量程选择:小量程优先,避免“大材小用"

非金属的低强度特性,决定了无需大吨位机型,小量程反而能保证测试精度(大量程传感器在小力值区间分辨率不足):  

- 软质塑料(如PE、PP)、橡胶等材料,抗拉强度通常<20MPa,选择1kN-5kN量程即可,小量程传感器能精准捕捉弹性阶段的微小力值变化,满足“弹性模量"“定伸强度"等指标的计算需求;  

- 硬质塑料(如ABS、PC)、纸张等材料,抗拉强度略高(20MPa-80MPa),可选择5kN-10kN量程,兼顾“断裂力"测量与初始弹性阶段的精度,避免因量程过小导致设备过载。  

特别注意:禁止用100kN量程试验机测试橡胶、薄膜等软质材料——小力值时传感器无法分辨细微变化,会导致测试结果严重失真。

2. 夹具设计:柔性接触,防压伤、防打滑

非金属试样(尤其是薄型、软质)质地脆弱,易被夹具压伤或拉伸时打滑,需针对性设计夹具结构与夹面:  

- 薄型材料(纸张、薄膜、织物):推荐气动平口夹具+橡胶夹垫——气动控制可均匀施加夹持力,避免局部压力过大压伤试样;橡胶夹垫能增大与试样的摩擦,防止拉伸过程中滑移,确保力值作用于试样;  

- 弹性材料(橡胶、弹性塑料):拉伸时试样会显著“变细变长",需选择楔形夹具+软性夹面(如聚氨酯夹面)——楔形夹具可随试样形变自动调整夹持位置,避免打滑;软性夹面能保护试样表面,防止夹伤导致的断裂位置偏移;  

- 脆性非金属(如硬质塑料、玻璃纤维板):断裂前无明显形变,推荐手动调节平口夹具+硬质夹垫,手动控制夹持力可精准把控力度,避免过度挤压导致试样在夹具内断裂(视为无效数据)。

3. 控制模式:应变控制为主,适配高延展性

非金属(尤其是橡胶、弹性塑料)的高延展性是核心难点——若用“位移控制"(固定速率拉伸),后期试样形变速度快,易导致力值捕捉滞后,无法准确计算关键指标;因此需优先选择“应变控制":  

- 按试样的“伸长率百分比"设定拉伸速率(如橡胶测试设“50%/min应变速率"),确保拉伸过程中力值与形变同步采集,精准计算“定伸强度"(如300%定伸时的力值)、“断裂伸长率"等核心指标,这是橡胶、弹性塑料测试的功能,仅应变控制可实现。

抗张强度试验机的选择方法

三、复合材料:关注“多向测试、高刚性、特殊夹具"

复合材料(如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、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)的典型特征是各向异性(不同方向抗拉强度差异大)、层间强度低(易分层)、抗拉强度跨度大(50MPa-1500MPa),选择时需突破传统单一维度的考量:

1. 量程与机架刚性:兼顾高强度与层间测试

复合材料的强度跨度大,且层间强度远低于整体强度,需同时满足“高强度拉伸"与“低强度层间测试"的需求:  

- 高模量复合材料(如碳纤维制品,抗拉强度可达1000MPa以上):需选择50kN-100kN量程,同时要求试验机机架刚性高(形变≤0.1mm/100kN)——机架自身形变会抵消部分试样受力,导致力值读数偏低,高刚性机架可避免这一问题;  

- 低模量复合材料(如玻璃纤维FRP,抗拉强度50MPa-300MPa):选择20kN-50kN量程即可,但需搭配小量程传感器(如5kN传感器),用于测试“层间拉伸强度"(通常仅10-50MPa),确保层间力值的测量精度。

2. 夹具:适配多向试样,防层间剥离

复合材料常需测试“纵向(纤维方向)"“横向(垂直纤维方向)"“层间"三个方向的抗拉强度,不同方向的试样形态与受力特点不同,需专用夹具:  

- 纵向/横向拉伸(标准条形试样):选择楔形夹具+碳化钨夹面——复合材料硬度高,碳化钨夹面耐磨,可长期保证夹持稳定性;楔形结构能应对大拉力,防止试样打滑;  

- 层间拉伸(薄型层合试样):层间力值小且易分层,需选择双剪切夹具或粘结式夹具——双剪切夹具可通过两侧受力均匀施加力,避免试样边缘提前破坏;粘结式夹具通过高强度胶水将试样与夹具固定,防止夹伤试样表面,确保力值垂直作用于层间界面。

3. 附加功能:适配行业标准与特殊场景

复合材料测试多遵循行业专用标准(如ISO 527、ASTM D3039),需试验机具备对应附加功能:  

- 若测试“高温环境下的抗张强度"(如航空发动机用复合材料),需选择可搭配高温炉(200-500℃) 的机型,且传感器需通过延长杆远离热源,避免高温影响精度;  

- 若测试“疲劳抗张性能"(如复合材料弹簧、风电叶片材料),需选择带“循环控制模式"的试验机,可设定多次拉伸-回弹循环,模拟实际使用中的疲劳工况,测试材料的疲劳寿命与力学性能衰减规律。


总结:材料导向的核心选择逻辑

选择抗张强度试验机时,需先明确材料的三大关键特性:抗拉强度范围(决定量程)、延展性/脆性(决定夹具与控制模式)、形态与测试方向(决定夹具类型与附加功能)。  

- 金属材料:优先匹配高量程、高硬度夹具与高精度传感器,确保大拉力下的稳定性与精度;  

- 非金属材料:以小量程、柔性夹具、应变控制为核心,适配低强度与高延展性需求;  

- 复合材料:重点关注多向夹具、高刚性机架与特殊功能,满足各向异性与层间测试的特殊要求。  

避免盲目选择“通用机型",需根据材料特性精准匹配参数,才能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。


抗张强度试验机,又名抗张强度试验仪、抗张强度测试仪、抗张强度测定仪,抗张试验机、拉力试验机)


深圳市普云电子有限公司

深圳市普云电子有限公司

地址: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大王山第三工业区

© 2025 版权所有:深圳市普云电子有限公司  备案号:粤ICP备20038049号  总访问量:351357  站点地图  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管理登陆